條件反射和學習精神-廈門心理咨詢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條件反射和學習精神
智力、認知和記憶
期望導致結果
Robert Rosenthal提出皮格馬利翁效應,實驗結果顯示當教師期望某個孩子表現(xiàn)出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時,這名學生就真的出現(xiàn)了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但自我實現(xiàn)預言的作用在高年級學生身上并不明顯。
IQ測驗成績的爭論
你在哪方面更聰明
腦功能定位理論主要采用腦損傷法,證明不同腦區(qū)負責執(zhí)行與思維和認知有關的特定任務。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包含語言、音樂、邏輯-數(shù)學、空間、肢體-運動、人際、自我內省、自然觀察,通過八項界定智能的標準:1.大腦損傷證明只能具有潛在獨立性。2.個體的特殊能力與獨立智能有關。3.智能應與一個清晰地信息加工(思維)過程相聯(lián)系,即核心操作系統(tǒng)。4.智能有一個獨特的發(fā)育歷史和發(fā)展到高級專業(yè)水平的潛力。5.智能的逐步進化發(fā)展有據(jù)可依。6.任何被界定為智能的能力都可用心理學實驗進行研究。7.智能可采用現(xiàn)存的標準化測驗來測量。8.智能的各個類型都可用一個符號系統(tǒng)代表。但有觀點指出,八種智能并不能真正區(qū)分人類的智能,而僅僅是對人類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描述;MI理論內部存在矛盾,難以證明其準確性;運用到實際情境中的有效性。
心中的地圖
Edward C. Tolman作為認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派的奠基人,其通過老鼠走迷宮來提出修正刺激-反應學派觀點(老鼠在走迷宮時接受了某種刺激,并最終由于這些刺激而導致了實際中出現(xiàn)的各種反應)的意見:如果不對與刺激和反應同時發(fā)生的內部心理過程進行考察,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學習的本質及其復雜性;盡管內部認知過程無法直接觀察,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可觀察的行為客觀、科學地將其推斷出來。有機體所形成的認知地圖不是一種點到點的序列地圖,而是一副更廣泛、更綜合化或更概念化的地圖,它使生物有機體在大腦中形成了一種認知“地貌”。但過分強烈的動機或受到過多挫折時,可能更傾向形成狹隘的序列地圖。將Tolman思想應用于環(huán)境心理學家之一是Lynch,他提出五種環(huán)境要素:道路、邊界、交匯點、街區(qū)、地標。
感謝記憶
Elizabeth Loftus是記憶研究領域中卓越研究者之一,她認為,當人們回憶一件事情時,并不是準確地再現(xiàn)它,回憶是一種對實際發(fā)生事件的一種重構。重構記憶是用新信息和現(xiàn)有信息去填補在回憶某種經(jīng)歷時被遺忘的內容。她主張根本不存在被壓抑的記憶,也就是說創(chuàng)傷性記憶往往是我們記得最清楚的部分。
第五章 人的發(fā)展
愛的發(fā)現(xiàn)
接觸安慰(解除柔軟物質的需求)在依戀關系的行程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觸摸療法若用得其所,可以增強而絕非削弱心理治療的互動。
眼不見,不一定心不煩
Jean Piaget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當認知發(fā)展達到某個特定的階段,個體才會有特定的推理和思維水平,否則無論進行多少次學習,也學不會這種能力。兒童的認知發(fā)展經(jīng)歷四個階段:感覺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每個階段變化隨時間推移而發(fā)生,順序不變,年齡范圍是個近似值,進入更高級階段后與前一階段有關的行為并沒有完全消失??腕w永久性,是即使物體不在我們的感知范圍之內,我們也認為它是客觀存在的。這種關鍵智力技能(所有智能的基礎)是人在8個月大的時候才開始發(fā)展的。
你的品德如何
Lawrence Kohlberg主張,人類所擁有的獨一無二的道德判斷能力是以一種可預測的方式在整個兒童時期形成起來的。并且存在可區(qū)分的特定發(fā)展階段:前道德水平(懲罰和服從、樸素的利己主義)、習俗角色遵從(好孩子、維護權威)、自我接受的道德準則(墨守成規(guī)和契約、個人良心和原則)。各種道德水平的推理是隨年齡的增長而發(fā)展的。但1.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之間是否一致;2.不同文化背景影響;3.男性與女性思考方式區(qū)別。
讓你愉快的控制力
當給病人選擇的機會和控制感,將明顯提高其心理緊惕性、活動水平、生活滿意度以及其他可測量的行為和態(tài)度。
情緒和動機
性動機
Master & Johnson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性反應分為四個階段:興奮期、持續(xù)期、高潮期、消褪期。男性存在“不應期”,隨年齡的增長,不應期所持續(xù)的時間有不斷延長的趨勢。
我能讀懂你的面部表情
Paul Ekman理論假設是對應于基本情緒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那么可以從相同的面部表情中識別出相同的情緒概念。表情的反饋理論主張,你的面部表情實際上又把所有的表情信息反饋到大腦,以幫助你解釋正在經(jīng)歷的情緒體驗。
觀察你的情緒了嗎
核磁共振成像(MRI)呈現(xiàn)三維圖像,比CT掃描更能清楚顯示軟組織異常。Philip Rose運用MRI讀取大腦的基礎是,在掃描過程中顯示大腦哪些部分正在運轉,具有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用途,從而實現(xiàn)研究真話和撒謊。講真話時被試者只運用一個腦區(qū)(前扣帶回),在撒謊條件下,大腦的兩個區(qū)域(前扣帶回、背測前額葉皮層)活動。
認知失調
Leon Festinger主張同時經(jīng)歷兩種或多種彼此間不協(xié)調的心理過程,是認知失調。其將導致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緊張感,進而促使你做出某種改變。失調越嚴重,對原有觀點的調整反而越大。Cooper&Fazio提出修正意見:由認知失調所引起的態(tài)度改變須經(jīng)過4個必要步驟:第一步,這種與態(tài)度不符的行為必須導致你不樂于接受的消極結果;第二步,個人須對消極結果承擔責任;第三步,產(chǎn)生生理喚起;第四步,個體必須意識到自己所體驗到的喚醒是由自己所做的與態(tài)度不符的行為引起的。
心理咨詢預約: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網(wǎng):http://m.hotbraziliangirl.com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