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兒童心理醫(yī)生:孩子為何喜歡打小報告

103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孩子為何喜歡打小報告

 

有一個朋友,去年下半年升任了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前陣子適逢中考假期,她便來我這里玩。閑談間,她說:“現(xiàn)在這些初一年級的學(xué)生,還是像小孩子一樣,經(jīng)常跑到辦公室告狀”。一會兒說“老師,他拿了我的東西”;一會兒說“老師,他撞了我一下”;一會兒又說“老師,他占了我的位置”;還有的會說“老師,他剛剛在黑板上亂畫”“老師,他講你的壞話”。諸如此類的小事,每隔幾天就要上演一次??墒?,當我們認真去審視這些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是孩子們自己可以解決的。廈門兒童心理醫(yī)生-為什么孩子愛打小報告?家長需要了解這幾個真相!既然如此,那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孩子喜歡“告狀”和“打小報告”呢?背后有三個真相值得家長和老師警惕。

 

一、孩子為什么要打小報告

 

網(wǎng)絡(luò)上曾有一個引發(fā)關(guān)注的教育事件,一位小學(xué)老師懲罰了一位“舉報同學(xué)帶零食”的孩子,明明是帶零食的孩子違反了規(guī)定,為什么老師卻要懲罰舉報者呢?因為這位舉報者的初心是不對的,他威脅同學(xué)“你不分享給我,我就舉報你”。所以老師在了解了全部真相后,選擇了懲罰這位舉報者。基于這件事情的發(fā)生,這位老師后來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闡述告狀的三種類型:

 

第一種,出于兒童樸素的道德感;

 

第二種,出于自己的利益被侵害;

 

第三種,出于嫉妒或威脅,損人利己。

 

前面兩種原因,都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納的,但是第三種,卻是絕對不容姑息的,因為這種類型的舉報,恰恰是最危險的、最不高尚的“告密者行為”。電視劇《父母愛情》中有一個片段,安杰買了十盒桃酥,分給五個孩子一人一盒,不強制要求每天只準吃幾個,但是每人每月只有一盒。眼尖的孩子們問:“另外五盒給誰”;安杰笑罵著說:“你爸、你媽、你姑,都可以吃啊”。有一天江亞菲帶著妹妹偷偷的去拿桃酥,被弟弟看見了,弟弟當即決定告發(fā)姐姐和妹妹。江亞菲和妹妹拉著他,最后三人商定一人一個,誰也不準告密,結(jié)果江亞菲拿完第一個給妹妹之后,發(fā)現(xiàn)桃酥已經(jīng)沒有了,有的只是五個空盒子。這時候,弟弟生氣了,恰逢安杰回來,弟弟立馬告狀,可結(jié)果,安杰最先懲罰的就是弟弟,她說:“打的就是你這個告密者”。以前我也不明白,為什么最先被打的是弟弟,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我突然明白了,“告密者”是最危險的,是不會有真正的朋友的。當孩子選擇“打小報告”,我們要先弄明白,這是在“告密”,還是在尋求幫助。為什么孩子愛打小報告?家長需要了解這幾個真相!

 

二、了解“打小報告”背后的真實訴求

 

上周,姐姐和姐夫外出有事,托我照看7歲的侄子。我看侄子和我們家寧寧玩得很開心,便一個人在房間收拾衣服。過了一會兒侄子突然跑過來說:“舅媽,你知道我為什么不和寧寧玩那個做飯的玩具嗎”。我說:“啊,為什么呢?”侄子回答:“因為寧寧不讓我玩”哇,我一下子,就被驚到了,就是他的話讓我立馬想要跑過去指責(zé)寧寧,但是理智讓我控制住了自己。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應(yīng)該由我來插手,而且我當下意識到,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解決問題多么的重要。于是我想到書上說的,首先肯定對方的情緒,然后再提出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我對侄子說:“你想要和寧寧一起玩那個玩具嗎?”侄子回答:“想”我接著問:“那你覺得自己可以和他溝通清楚嗎?還是你需要我的幫助?”侄子說:“我可以自己解決”。然后他就走了,兩個人一起繼續(xù)愉快的玩耍起來。這件事情之后,我立馬上網(wǎng)搜索了一下“小孩子為什么愛打小報告”,然后就看到上文提到的三種原因。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之所以“打小報告”,一個是因為他不相信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他沒有自信;另一個原因是,他想引起你的注意,比如開篇提到的那些初一年級的孩子們,他們很可能是想獲得老師更多的關(guān)注。為什么孩子愛打小報告?家長需要了解這幾個真相!

 

三、如何更好的處理“打小報告”事件

 

從小習(xí)慣打小報告,以后長大了,也很容易養(yǎng)成給別人“穿小鞋”的不良習(xí)慣,所以,面對孩子“打小報告”的行為,我們可以做這樣三件事情。

 

1、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選擇權(quán),鼓勵他們自己做決定,并且相信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大部分問題,那么孩子就會在反復(fù)的自我決策中,學(xué)會如何應(yīng)對困難,如何依靠自己解決各種“小問題”。如果孩子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并且養(yǎng)成了自己解決問題的好習(xí)慣,那么就不會再因為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而“打小報告”。同時,家長也更容易在孩子發(fā)出求助信號時,第一時間注意到,而不會發(fā)生“狼來了”那樣的悲劇。

 

2、給予孩子堅定的愛

 

一個被愛包裹的孩子,心里永遠有一條退路,他會相信自己有一個堅實的后盾,那么他在面對問題時,也會更有勇氣,他知道可以盡力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還有人可以給他幫助。

 

3、區(qū)別對待“打小報告”行為

 

如果孩子說的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我們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說出這件事情并不會被鼓勵;如果孩子說的是重要的事情,比如有小孩子在河邊玩水,比如有小孩子玩火,這種類型的事情,孩子說出來了,就要第一時間肯定孩子的行為,因為他在阻止危險的發(fā)生。“打小報告”到底是好還是壞,要看事情的性質(zhì),正確對待“打小報告”,才能培養(yǎng)出有責(zé)任、有擔(dān)當?shù)暮⒆印J钇趤砼R,你家孩子有沒有經(jīng)常向你“打小報告”,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想獲得你的關(guān)注,還是其他呢?

 

文轉(zhuǎn)自:鮑秀蘭診室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wǎng):?http://www.xmxljg.com

 

機構(gòu)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21-07-17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2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