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戒尺”如今都去哪兒了?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教育戒尺”如今都去哪兒了?
因為孩子,同事心情很不愉悅,我必須找個理由開導她,否則一天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我問她是不是又溺愛孩子了?剛從幼兒園升到小學,很多孩子都需要一個適應(yīng)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守規(guī)矩,守更多的規(guī)矩,從小學開始,他們的教育歷程將更加嚴厲、苛刻。同事說孩子被打手心了,雖然心里知道老師打的對,可是心里就是過不去這道坎兒,畢竟從小到大,自己還沒打過,心里疼得不行。
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很多相聲大師讓親生兒子去拜別人為師?還是因為自己舍不得打??!有人說,體罰是教育過程中,一種扭曲的動力,所以無論如何不能體罰孩子,失去快樂,教育還有什么意義。還有人說,“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慣子如殺子,教育孩子離不開體罰。
打還是不打?真是個難題!
以前爺爺說,被私塾先生打的手都端不起碗來,家里趕緊裝上一袋小米送給先生,感謝先生用心良苦。后來爸爸說,過去犯錯被老師罰站跑圈打屁股,回家還要被你爺爺回爐再打一頓,誰都勸不了?,F(xiàn)在孩子說,被幼兒園老師打了,老少爺們兒全家上陣給孩子撐腰,討回公道。以前孩子被老師體罰,貌似是個很普通常見的事情,傳統(tǒng)觀念似乎也很支持這一點,很多家長對此反映也并不過激。哪像現(xiàn)在,師生關(guān)系,好比魚和鉤相互試探,變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至于,如何管教調(diào)皮搗蛋學生,還要開個會,公告一下,聽聽來自社會的聲音!“這戒尺還能不能還給老師,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到底還管得管不得?”
江蘇常州一家小學決定“吃螃蟹“,出臺制度懲戒熊孩子,專治熊孩子的大招在常州市一所小學聽證會上一一討論。以前老師打?qū)W生,父母覺得是教育,現(xiàn)在老師打?qū)W生,父母覺得是不公,時境過遷,現(xiàn)代教育觀念為什么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到底誰對誰錯?現(xiàn)在家長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思想前衛(wèi),法律意識進步,為什么在教育的觀念上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前有家長護著“獨生寶貝”,后有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體罰,旁邊還有等著爆料推波助瀾的不良媒體,朋友圈里各種“快樂教育”“心理成長”的雞湯,也在煽風點火。有句雞湯這樣說“教師處罰學生,是教育工作的失敗,是教育無能的表現(xiàn)。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試問,溫和教育是靈丹妙藥嗎?說服教育解決所有問題嗎?
孩子犯了錯,家長舍不得打罵,也不許老師說一句重話,那孩子的錯誤任由其發(fā)展?如果孩子知道老師無權(quán)體罰,更加肆無忌憚,頂撞、辱罵老師也不是沒發(fā)生過,未成年人犯大錯,往往就是一次次突破教育底線形成的,既不能打,也不能罵,更無權(quán)開除處分。這是逼著老師明哲保身,放任不管。一味強調(diào)學生權(quán)利,而淡化學生紀律觀念,忽視教師教育權(quán)利和保障,很容易暗示某些調(diào)皮學生“特立獨行,用個性挑戰(zhàn)師者尊嚴,紀律底線。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弊鹬亟處煵艜鹬刂R,得不到尊重和威信的教師,怎么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呢,戒尺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懲罰工具,它是一種尊重,代表一種震懾,一種敬畏。沒有懲罰的教育是偽教育,請別再以愛為名對孩子讓步,請把老師頭上的金箍摘下給孩子戴上,請把定海神針還給老師。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m.hotbraziliangirl.com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