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時光適合親子教育

140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餐桌時光適合親子教育

 

昨天趁著周末天氣好,我?guī)е姑萌ス珗@體驗了戶外野餐。剛鋪好野餐布、擺放好午飯和點心,豆妹悄咪咪地用手肘戳我,眼神示意我:“媽媽,你看?!蔽翼樦难凵窨催^去,好家伙,這排場,是公主出宮秋游來了?小公主坐在粉色的卡通凳上,面前擺了張粉色的小桌子,而野餐布上跪坐了好幾個大人。媽媽左手端著小點心右手拿著勺,一口一口喂著女兒。 奶奶和外婆在一邊盯著,時不時說一句:“喂慢點!”“哎喲我小孫女真可愛,吃了蛋糕以后更漂亮。”“寶貝真棒!”爸爸沖著奶粉,爺爺在一旁給小公主收拾散落一地的玩具……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說過:“善于觀察的人,只需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币蝗杖停此朴肋h循規(guī)蹈矩,卻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yǎng)。

 

前段時間讀尹建莉老師的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爆F(xiàn)在想來,也不無道理。美國一個教育機構(gòu)曾經(jīng)就“哪些因素能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測試上得高分”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智商、社會條件、經(jīng)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更重要。

 

那就是,餐桌教育:你是不是很奇怪: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高分的途徑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影響孩子學習高分因素的,不是課桌,而是餐桌。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當中國家庭、韓國家庭和美國家庭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父母和孩子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

 

餐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好比服務員,如果桌子上還有老人的話,那么簡直堪比“海底撈”的服務員。你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督促著孩子多吃。然而,大多數(shù)孩子的臉上鮮有感恩的情緒,一臉不耐煩,更多的是嫌棄和反感。玩著手里的玩具,嘴里含著飯半個小時都不咽下去,覺得自己“小皇帝”般的行為是理所當然。

 

餐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是“長者”。家里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nèi)的人盛飯端飯?zhí)盹?。完畢,還要目不斜視,端莊落座,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么一頓豐富的飯菜?!表n國的孩子吃飯時,懷著的是一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餐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更像是朋友。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對于孩子吃飯的喜好,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于最終孩子是喜歡肉還是喜歡蔬菜,他們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愿意再管。因為在美國父母的眼里,孩子已經(jīng)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xiàn)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說這三個故事,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生搬硬套韓國、美國家庭的餐桌文化,而是想表達:父母千萬不要忽視桌時間對孩子的影響。韓國的家庭利用餐桌時間讓孩子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則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中國父母在餐桌上唯一關心的就是孩子是否吃飽和吃好,卻忽略了對孩子的“餐桌教育”。事實上,相比把喂飽孩子放在第一位,我們更應該注重“吃飽”以外的東西。比如讓孩子知道,主動吃飯并享受餐點帶來的愉悅,遵守該有的用餐禮儀,和媽媽一起收拾餐桌,學著父親的模樣在餐桌上接待客人等等。你得讓孩子明白:每一餐飯都來之不易,你要學會回報他人,學會愛別人。

 

作家章紅曾講過和女兒秋秋的餐桌故事。

 

有一次,秋秋吃了一口青椒,就趕緊把嘴對著坐在她旁邊的爸爸的手臂上,使勁哈氣。

 

秋爸問:“你這是在干嘛?”

 

“啊!好辣,我要把辣傳給你的胳膊?!鼻锴镞呎f,邊繼續(xù)哈氣。

 

秋爸就用另一只胳膊使勁扇秋秋哈氣的地方,嘴里叫著:“好辣!好辣!”然后順手拿起一只圓珠筆,在那處畫了一只伸出來的舌頭,表示那兒辣得簡直受不了,舌頭在拼命喘氣。

 

惹得秋秋咯吱咯吱地笑,吃光了滿滿一大碗飯。

 

還有一次,飯桌上有道菜是炒海帶條,深綠的顏色,整齊的長條。

 

秋秋看見了,說“哇!這好像電影膠片!”

 

她夾了一塊海帶放進嘴里,嚼完咽下后張大嘴問媽媽:“你從我嘴里看到了什么?”

 

章紅有些納悶:“看到了什么?嗯……舌頭、牙齒、口腔。”

 

秋秋失望地閉上嘴,抱怨到:“這電影膠片真奇怪,居然放不出電影來?!?/span>

 

你看,這些餐桌對話都不是什么微言大義,和所有家庭一樣,都是由孩子的奇思妙想構(gòu)筑的happy time。

 

可我相信,總會有一些父母會皺著眉頭厲聲斥責:“干什么玩意呢,好好吃飯。”

 

餐桌教育≠在餐桌上和孩子講大道理,陪孩子玩也是教育。

 

孩子總是用率真的眼光、獨特的視角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家長何不把主觀的視角放在一邊,去配合孩子演一場寓教于樂的小把戲。

 

《廚房的哲學家》一書里,布里亞·撒瓦蘭提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與其他場合相比,餐桌旁的時光最有趣?!?/span>

 

好的教育不是生硬的說教,越是有趣的事物,有趣的場所,對孩子的影響越是深刻久遠。

 

李嘉誠曾說:“無論多忙,每個星期我們一家人都會一起吃個飯。以前百分十九十九的時間,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現(xiàn)在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談論生意,三分之二的時間,依然教他們做人的道理?!?/span>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因為孩子正是從餐桌上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享受吃飯的樂趣,感受父母的陪伴和那份誰也代替不了的親密無間的愛。當你為了孩子的教育東奔西走、無所適從,為何不嘗試一下,從陪著孩子一起在餐桌邊坐下。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m.hotbraziliangirl.com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9-02-06
標簽 : ,,,,,,,,,,,,,,,,,,,,,,,,,,,,,,,,,,,
分類 : F 青少年心理,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2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