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上)
其實,脾氣人人都有,所以發(fā)泄情緒是本能,管理情緒本事。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自律,如何讓自己的能量釋放,并且釋放到哪里去?這些都屬于教育的價值。很多家長曾問我,如何讓孩子改變?首先要有正確的認知觀,其次是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不能用暴力解決。無論是語言暴力,還是行為暴力,都不適合教育孩子。要知道你用暴力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案例介紹:王先生是跆拳社的教練,經常教毛毛打拳。10歲的毛毛就是黑帶了,但爸爸依然對他很嚴格。有次毛毛犯錯了,爸爸就用語言冷暴力、行為冷暴力教育了毛毛。毛毛為了發(fā)泄情緒,跑到操場打籃球。可由于他動作太粗魯,經常弄傷別人,因此很多小伙伴對毛毛的行為,非常不滿意。有次毛毛在搶球的過程當中,不小心把小伙伴的腿弄傷了。小伙伴開始小題大做,議論紛紛。毛毛不理解的問我“他們?yōu)楹我@樣做,都來指責他,批評他,針對他做錯??毛毛覺得自己沒有犯規(guī),反而是按照規(guī)則打球。而且每次跟小伙伴打球時,只要我搶球,他們都會大聲喧嘩‘小心毛毛,他力氣太大了’,這又是為了何意?干嘛要小心我呢?而且對事不對人,為什么要在批評我的時候,把以前的事情都說出來呢?”
案例分析:首先你玩籃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玩的不高興,別人也會變得不高興了。我們都在按規(guī)則打籃球,但是你的尺度沒掌控好,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局面。其次因為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創(chuàng)造的。所以他們會用昨天的眼睛來看待你。當你搶球的時候,小伙伴會比較敏感,因為你動作大。明天的你,是今天的你創(chuàng)造的。那你希望別人用什么方式對待你,那你就要問再見,我今天該怎么做?能夠換來明天對我的尊重和信任嗎?學會積極梳理自己的情緒,是有益心身健康的。
案例總結:毛毛的故事,不屬于校園暴力,但容易給別人壓迫的感覺,不舒服的感覺。當毛毛建立正確的認知觀,會反省是自己的問題。原來那樣做,會帶來那樣的后果。所以我以后再也不那樣做了,因為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會毛毛重新梳理行為,梳理認知,精神世界的構建到底在哪里。比如精神世界有六個臺階,第一個臺階叫“獎懲”,1-3歲孩子的獎勵與懲罰。第二個臺階叫“利益”,4-6歲孩子向利益看齊。“獎懲”與“利益”屬于以自我為中心”。第三個臺階叫“被群體接納”,7歲-9歲孩子在意別人的評價。第四個臺階“規(guī)則秩序”,10-12歲孩子開始關心規(guī)矩是什么,看看規(guī)則是否允許自己去做?!氨蝗后w接納”與“規(guī)則秩序”屬于以他人為中心,有這種表現的屬于好孩子范疇,但不代表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m.hotbraziliangirl.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20